从传统文化学习交友的三个原则
文章分类:交友技巧 发布时间:2021-05-19 阅读: 45787
在我们的印象中孟夫子刚毅果敢、一身豪侠之气,想必孟子提出来的交友原则也如其人一样,依礼、讲理而又充满自立阳刚之气息。
孟子认为交友要遵循三个原则:
一、“不挟长”,不以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。我们一般是很乐于夸耀自己的长处而不敢说自己的短处,对别人则恰恰相反,乐于说别人的短处而很少说别人的长处。这其中就有一种自卑心理,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,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,通过这种自欺欺人的手法获得一点信心和自尊。
长处与短处
抱着这种心态来交朋友,往往是别有目的。所以经常可以看到,长得比较丑还有点二的人朋友出乎意料的多,长得漂亮的人朋友反而出人意料的少,这就是希望通过对比周围的人突显自己的优秀。
《唐伯虎点秋香》中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初次见到秋香,觉得她的相貌一般,但是再看看周围“如花”之类的丑女,一下子就觉得秋香真是国色天香,就是这个道理。
《唐伯虎点秋香》
另一个反面情况就是我们交朋友都愿意和有长处、“用得着”的人交朋友,所以一个人本事越大,朋友越多;钱财越多,朋友越多。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个人有用,所以才交这个朋友。如果一个人到了“贫恨一身多”的地步,免不了“穷在闹市无人问”的尴尬,别人躲都来不及,又有谁愿意与之交朋友呢?
扪心自问,我们自己也不能免俗,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高尚呢?懂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人情冷暖本来如此,这也是趋利避害的人性使然,也就没什么可抱怨了。
二、“不挟贵”,贵代表了地位、名气。交友最理想的对象是和自己地位相当而又有相同志向的人,这样双方地位平等而且目标一致。对于地位比自己低的人,不能有看不起的心理,这是心态问题。对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,不能有谄媚的态度,这是人格问题。
中国数千年来人治大于法治,一旦遇到贵人就可以平步青云、鸡犬升天。白居易没有出名之前,带着自己写的诗文来到长安拜访名士顾况,就是希望得到贵人的提携。也正因为顾况的赏识并为他扬名,白居易的诗名才慢慢传开。
孟子当然不是叫我们不要与权贵相交,而是强调不要因为对方有权势才去相交,这岂不变成势利小人?和什么样的人交往,关键在于交往的目的是什么,如果是想走终南捷径,满足个人求名求利的欲望,那是人们所看不起的。如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,求得高尚的品德,以一技之长利益别人,然后获取正当的权益,那也未尝不可。面对权贵,趋炎附势和毛遂自荐,并不可同日而语。
三、“不挟兄弟而友”,不能对朋友做兄弟般的要求。朋友遵守友道准则,兄弟自有兄道、弟道的要求,不可相提并论。这就要求自己不能对朋友有过多的要求,要保持适度的距离,另一方面也说明不能太依靠朋友,要注意分寸,朋友和家人毕竟有区别。
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。吃饭时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就不再以朋友相称,开始称兄道弟。端起一杯酒,向对方说:“兄弟!跟哥干一个!”对方愁眉苦脸连连摆手:“实在喝不下了。”这边不依不饶:“你这是不把我当兄弟!看不起我啊!”对方无奈,只好勉强喝下去,然后满脸通红酩酊大醉。
这看似是亲近的兄弟,其实完全把对方当对手,喝倒一个算一个。如果是亲兄弟,又怎么会勉强弟弟一定要顺着自己呢?如果是亲兄弟,又怎么会不顾及亲人的身体状况非要劝酒呢?虽然说烟酒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,但绝多数的精明人是自己三分醉七分醒,而把别人招待到七分醉三分醒。固然有尽力招待对方的美意,但未必没有其他心思。
现在我们经常说老铁、哥们、同事、人脉,这些称呼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,朋友变成一种泛泛而言的称呼,似乎只要相识就能归入其中,然后再分类。古人所说的“友也者,友其德也”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的朋友,到现在只有知己才能如此。
事实上朋友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得多,“有酒有肉多兄弟,危难何曾见一人”感叹千百年不绝于耳。孟子说当年鲁国第一位大权臣孟献子,却只有五位朋友而已。
朋友少的人不必失落,宁缺毋滥,这是种操守。
朋友多的人不必自得,纵然相识满天下,得三五真朋友才是安心之处。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